第87章 斗酒-《收个太子当小弟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说道魏征这便宜老爹,魏叔玉还是知道一些的。魏征早年穷苦潦倒,当了二十几年的道士。

    没错,就是道士,魏征的治国之策,也是和一众道友,坐而论道,积累起来的。

    道友之间,酒是必不可少的。而贫苦生活是买不起酒的,怎么办,自己酿制。

    所以魏征便练就了一身酿酒的好本事!

    后来魏征投靠了李唐,最后被分配给了太子李建成。魏征劝诫李建成要防备着李世民,多次暗示要把李世民除去,不然太子之位不保。

    但是李建成并未听进去,所以后来才有了玄武门之变。

    李世民大获全胜后,有人说要把魏征杀了,而李世民爱才并没有同意。

    每个当官的,尤其是大官,都有自己的风格。

    例如尉迟敬德,程咬金这种,直接走的是滚刀肉路线,杜如海,房玄龄这种走的是知识路线,魏征走的是谏臣路线,这一走,就走出了千古路。

    在这条道路上,一直走到了生命终止。从魏征的只言片语也可以知道,作为死敌的下属,能在主子失败身死后,还能在敌人收下混到宰相位置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条道路是对的。但道路对了,其中的艰辛也只有魏征自己明白。

    世人只知道李世民是如何的倚重魏征,但有上帝视角的魏叔玉却明白,魏征一个不小心便会人头落地。

    李世民其实心中恨魏征恨得要死。没有一个人不恨曾经想弄死自己的人,尤其是天子。

    玄武门事变,李世民虽然是最大的赢家,但其影响实在是太不好了。李世民要消除这种污点,最好的办法是什么?

    当然是树立一种虚怀纳谏,千古一帝的正面形象了。李世民显然把自己的形象维系的很好。

    后世之人虽然都知道李世民杀兄逼父退位,但更多的确实歌咏李世民的贞观之治,以及和魏征的君臣之义。

    不论是当天子的,还是当官的,心中总有一份看重的东西,贞观这帮老头子,显然都比较看重名声。

    正因为有这个东西的存在,魏征一直活得好好的!

    扯远了一些,魏征一方面在谏臣一道做的相当出色,一方面把曾经为了生活而练就的酿酒技艺发扬光大。
    第(2/3)页